茅斋客满酒频挥,竹下新晴驻晚晖。
却笑杜陵仍远客,最怜白傅叹迟归。
先秋未必摧蒲柳,晏岁犹能饱蕨薇。
我已一枝堪自老,尊前休唱鹤南飞。
茅斋客满酒频挥,竹下新晴驻晚晖。
却笑杜陵仍远客,最怜白傅叹迟归。
先秋未必摧蒲柳,晏岁犹能饱蕨薇。
我已一枝堪自老,尊前休唱鹤南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众多亲友在小园中宴饮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首联“茅斋客满酒频挥,竹下新晴驻晚晖”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热闹而温馨的画面:茅草屋内宾客满座,主人频频举杯相敬,窗外竹林在新晴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明亮,晚霞似乎也被这欢聚的氛围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颔联“却笑杜陵仍远客,最怜白傅叹迟归”则运用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杜陵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白傅则是对白居易的尊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未能及时相聚的惋惜,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颈联“先秋未必摧蒲柳,晏岁犹能饱蕨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然界的物象来寄托情感。蒲柳是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植物,蕨薇则是指野菜,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坚韧。这两句诗暗示即使在秋天来临之前,蒲柳也未必会凋零;即使到了年岁已高之时,依然能够依靠野菜充饥,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我已一枝堪自老,尊前休唱鹤南飞”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不再羡慕那些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人。他希望在宴会上,朋友们不要唱起《鹤南飞》这样的离愁别绪之歌,而是珍惜眼前的相聚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寒村野郭取次殚,山盩水厔入木兰。
两峰排闼相辟阖,万林开画纷黄丹。
伊逊之流来西北,桥上青骢催得得。
驼装车载各遵涂,快猎非关歌敕勒。
去秋未此鸣吟鞭,今岁秋光如昔年。
镜澜俯看忽自笑,如何添许星星然。
善战师无怯,何妨教绮纨。
蛾眉人授孑,虎幄将登坛。
八陈如荼合,重英戴胜攒。
玉阶辞奉帚,翠袖即称干。
虿发垂金甲,柔荑控角端。
更扬兵气壮,那畏袭仇难。
伯业宫中始,军容阃内观。
至今吴苑畔,感念鼓鼙欢。
洛阳昔日称名都,奇花锦石天下无。
绀园雾煖风初细,碧殿春深日欲晡。
芳葩半吐含羞涩,绝色似誇殊代立。
沈香亭北倚栏妆,潇湘江上轻罗湿。
名谱谁传姚与魏,上林谁复当奇贵。
的的朱门袅御烟,亭亭瑶砌占王气。
海南羽族来何遥,顾影呼群争妒骄。
翠色偏擎红绰约,金光欲射碧岧峣。
繁香艳质难为别,银筝宝瑟纷成列。
解使家人眉黛愁,那知帝子韶光歇。
自从彍骑过天津,零落残英陌上尘。
幽馆台高多茂草,饥雀啼鹃空向人。
伐山辇石入燕去,洛水无情寒日暮。
歌舞曾闻化雨云,莺花不复当庭户。
由来聚散递相寻,画史者谁披素襟。
宛转当筵千万态,只博伤春一片心。
《题孔雀牡丹图》【明·罗洪先】洛阳昔日称名都,奇花锦石天下无。绀园雾煖风初细,碧殿春深日欲晡。芳葩半吐含羞涩,绝色似誇殊代立。沈香亭北倚栏妆,潇湘江上轻罗湿。名谱谁传姚与魏,上林谁复当奇贵。的的朱门袅御烟,亭亭瑶砌占王气。海南羽族来何遥,顾影呼群争妒骄。翠色偏擎红绰约,金光欲射碧岧峣。繁香艳质难为别,银筝宝瑟纷成列。解使家人眉黛愁,那知帝子韶光歇。自从彍骑过天津,零落残英陌上尘。幽馆台高多茂草,饥雀啼鹃空向人。伐山辇石入燕去,洛水无情寒日暮。歌舞曾闻化雨云,莺花不复当庭户。由来聚散递相寻,画史者谁披素襟。宛转当筵千万态,只博伤春一片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9FTu5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