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石》
《移石》全文
唐 / 褚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磷?一片溪中石,恰称幽人弹素琴。

浪侵多年苔色在,洗来今日碏痕深。

磨看粹色何殊玉,敲有奇声直异金。

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匠未留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
táng / chǔzǎi

línxúnpiànzhōngshíqiàchēngyōuréntánqín
làngjìnduōniántáizài

láijīnquèhénshēn
kàncuìshūqiāoyǒushēngzhíjīn

shìkānwèiyòngdōuyuánliángjiàngwèiliúxīn

注释
磷:指磷光或磷火。
幽人:隐士。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浪侵:被浪花侵蚀。
苔色:青苔的颜色。
碏痕:冲洗后的痕迹。
粹色:纯净的颜色。
殊玉:与玉石相似。
奇声:奇特的声音。
堪:能。
器用:器具使用。
良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留心:留意、关注。
翻译
一块磷光闪烁的溪中石头,正好适合隐士弹奏素雅的古琴。
经过多年的浪花冲刷,石头上的青苔依然清晰可见,洗净后今天的痕迹显得更深沉。
仔细研磨,它的纯色几乎与玉石无异,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独特,犹如金属一般不同寻常。
这并非它不适合做器具,而是因为技艺高超的工匠尚未留意到它的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溪中自然生成的石头,形状恰好可以作为幽居之人弹奏素琴的拇指所需。长年累月,这块石头被河水冲刷,其表面的苔藓颜色愈发浓厚,而今天再次清洗后,石头上留下的裂痕显得格外深刻。这块石头经过打磨,展现出其纯净的本色,与玉石无异;敲击它,却能发出与众不同的金属般音响。诗人感慨这块石头并非不可雕琢为器,但因为缺乏慧眼识别的匠人,它始终未被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溪中之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物件未被发现利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天然美与工艺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语言简洁而蕴藉,意境宁静而又不乏哲理。

作者介绍

褚载
朝代:唐

载,字厚子,家贫,客梁、宋间,困甚,以诗投襄阳节度使邢君牙云:“西风昨夜坠红兰,一宿邮亭事万般。无地可耕归不得,有思堪报死何难。流年怕老看将老,百计求安未得安。一卷新诗满怀泪,频来门馆诉饥寒。”君牙怜之,赠绢十匹,荐于郑滑节度使,不行。乾宁五年,礼部侍郎裴贽知贡举,君牙之荐之,遂擢第。文德中,刘子长出镇浙西,行次江西,时陆威侍郎犹为郎吏,亦寓于此。载缄二轴投谒,误以子长之卷画贽于威,威览之,连见数字触家讳,威矍然,载错愕,白以大误。寻谢以长笺,略曰:“曹兴之图画虽精,终惭误笔;殷浩之兢持太过,翻达空函。”
猜你喜欢

发乌山入漂水县中山驿

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
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
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
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0)

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

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
留取朱弦不须断,只将瑶匣锁蛛丝。

(0)

感秋二首

今岁五十二,岂为年少人。
荷凉欣暑退,蝉苦怨秋新。
澹虑翻成感,雕诗不著尘。
小儿知得句,频掉小乌巾。

(0)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0)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客里何烦病,春余不谓寒。
并来无计柰,那得有怀宽。
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
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0)

古风送刘委游试艺南宫

西溪先生刘夫子,个是国士天下士。
家庭孝友眷里风,义气高寒秋後水。
艮斋荐书叫九关,重华表闾上半天。
人冤有德却无位,天报芝兰满阶砌。
诸孙个个九凤雏,此郎轩轩千里驹。
槐花再登乡老书,桃花一跳化龙鱼。
堂上双亲黑头在,日唤子孙倚门待。
绿衣归上千岁觞,还我西溪读书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