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叶惊秋树幄稀,嘶蝉犹尚警寒枝。
玉琴可要传深恨,珠露何妨剩荐饥。
已伴风筝流远韵,更邀霜籁散馀悲。
清漳病枕无悰久,月夕烦君住少时。
槁叶惊秋树幄稀,嘶蝉犹尚警寒枝。
玉琴可要传深恨,珠露何妨剩荐饥。
已伴风筝流远韵,更邀霜籁散馀悲。
清漳病枕无悰久,月夕烦君住少时。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景象中的寒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蝉在秋风中挣扎求生的凄凉情景。首句“槁叶惊秋树幄稀”描绘了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嘶蝉犹尚警寒枝”一句,通过寒蝉的嘶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寒冷与孤寂。
“玉琴可要传深恨,珠露何妨剩荐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寒蝉比作玉琴,其鸣声仿佛是深藏的怨恨;同时,珠露象征着寒蝉的泪水,它在饥寒交迫中仍尽力发出声音。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寒蝉的坚韧与不屈,也暗示了它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已伴风筝流远韵,更邀霜籁散馀悲”则进一步描绘了寒蝉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哀伤而悠远的旋律。这里的“风筝”可能象征着自由与飞翔,与寒蝉的处境形成对比,突出了它们在逆境中依然追求自由的精神。
最后,“清漳病枕无悰久,月夕烦君住少时”表达了诗人对寒蝉的同情与关怀,希望在月夜能够给予它们短暂的安宁与慰藉。整首诗通过对寒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之情。
王命来天外,阏氏坐帐中。
仪虽聘邻国,礼岂异和戎。
汉使方持节,胡人自带弓。
唯应沙漠凛,不减谏臣风。
杨柳未堪折,柔条时倚风。
朱轮过灞上,杜宇响褒中。
危栈憎春雨,晴林发晓红。
不须言蜀政,当自学文翁。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脩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耳中无俗听,眼底有闲誇。
迸笋过幽草,吹香到别家。
吾怀方自得,切莫问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