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缚屋南山里,西湖正对柴门底。
藜杖经旬懒出门,门前看湖聊尔耳。
秋风抚掌桂花开,坐对白石歌隐士。
溪翁住近不相知,晨昏同饮西湖水。
道人缚屋南山里,西湖正对柴门底。
藜杖经旬懒出门,门前看湖聊尔耳。
秋风抚掌桂花开,坐对白石歌隐士。
溪翁住近不相知,晨昏同饮西湖水。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西湖山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道人缚屋南山里”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在南山深处建屋的道士,暗示了他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次句“西湖正对柴门底”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环境,柴门紧邻西湖,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藜杖经旬懒出门”写出了诗人的闲适,手持藜杖,整月不出门,足见其心境淡泊。然而,“门前看湖聊尔耳”又透露出诗人并非完全与世隔绝,而是享受着湖光山色带来的片刻宁静。“秋风抚掌桂花开”描绘了季节更迭,秋风吹过,桂花盛开,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
“坐对白石歌隐士”则通过想象,诗人独自坐在白石上,以歌自娱,仿佛自己就是那位隐逸的歌者,体现了他的超然心态。最后两句“溪翁住近不相知,晨昏同饮西湖水”,诗人以溪翁为邻,虽未相识,但共享同一片山水,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之情。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脩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
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小桥飞入横塘。
跨青苹、绿藻幽香。朱阑斜倚,霜纨未摇,衣袂先凉。
歌欢稀遇,怨别多同,路遥水远,烟淡梅黄。
轻衫短帽,相携洞府流觞。况有红妆。
醉归来、宝蜡成行。拂牙床。纱厨半开,月在回廊。
梦断钧天宴。怪人间、曲吹别调,局翻新面。
不是先生喑哑了,怕杀乌台旧案。
但掩耳、蝉嘶禽啭。
老去把茅依地主,有瓦盆盛酒荷包饭。
停造请、免朝见。少狂误发功名愿。
苦贪他、生前死后,美官佳传。
白发归来还自笑,管辖希夷古观。
看一道、冰衔堪羡。
妃子将军瞋未已,问匡山、何似金銮殿。
休更待,杜鹃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