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
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
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
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
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 这几句通过虫类昆虫的变化和早晨寺庙的钟声,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物我两忘、精神飞扬的境界,其中“羽化”一词源自道家思想,指的是通过修炼达到肉体脱离、精神升华的状态。
"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这里写到了诗人没有沉迷于春日的温暖与睡眠之中,而是保持着清醒,甚至还有些许醉意未消,而外界则是杏花盛开、雪后初晴的美好景象。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 紫陌即是皇宫之路,这里用“紫陌”来形容道路的宽阔与庄严,同时襟袖之间的寒意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而最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中所描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景象。
"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过去世间繁华的回顾,以及对那些在幽谷中自由歌唱的小鸟(莺)的不羡慕。这里的“尘土”指的是凡尘,而“前生”则隐含了轮回转世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心灵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寒日照疏林,北风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为万里别。
去去把征衣,遥遥望车辙。
君行何当还,令我中抱热。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长。
居常同室欢,奄忽隔两乡。
辰参东西驰,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远,谁怜居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