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文慎辨伪兮真,两浙吴山近八闽。
为汝便因养老母,即斯推可教都人。
晷膏良苦毋骄贵,藜藿曾甘莫忘贫。
伫见宾兴皆硕彦,近名宜戒致谆谆。
衡文慎辨伪兮真,两浙吴山近八闽。
为汝便因养老母,即斯推可教都人。
晷膏良苦毋骄贵,藜藿曾甘莫忘贫。
伫见宾兴皆硕彦,近名宜戒致谆谆。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赐浙江学政雷鋐》。诗中表达了对浙江学政雷鋐的勉励与期望。
首句“衡文慎辨伪兮真”,强调了在评判文章时要谨慎辨别真伪,体现了对学术严谨性的重视。接着,“两浙吴山近八闽”描绘了浙江与福建地理位置的临近,暗示了两地文化的紧密联系。
“为汝便因养老母,即斯推可教都人”两句,既是对雷鋐个人品德的赞扬,也寄寓了对他作为教育者的期待,希望他能以孝顺母亲为榜样,教导更多的人。
“晷膏良苦毋骄贵,藜藿曾甘莫忘贫”则进一步强调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告诫雷鋐即使地位显赫也不应骄傲自大,即使生活贫困也不应忘记曾经的艰苦,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与节俭精神。
最后,“伫见宾兴皆硕彦,近名宜戒致谆谆”表达了对雷鋐未来成就的期待,并提醒他接近名利时要保持谦逊,避免陷入浮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深刻见解。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
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
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
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