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充符招同集之游修竹庵·其二》
《吴充符招同集之游修竹庵·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正自厌嚣尘,相携就此君。

清风飘翠色,衣袂有馀芬。

静听数声鸟,閒分半席云。

暮钟催客去,归梦尚氤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修竹庵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首句“正自厌嚣尘”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随后“相携就此君”则透露出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这里的“此君”指的是修竹庵,暗示着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接着,“清风飘翠色,衣袂有馀芬”两句,以清风和翠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衣袂有馀芬”更是巧妙地将自然之香与人的衣物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接下来,“静听数声鸟,閒分半席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主题,通过听鸟鸣、分云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暮钟催客去,归梦尚氤氲”则在时间的流逝中收束全诗,暮钟的响起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归梦尚氤氲”则暗示着诗人虽然即将离开,但心中仍留有对这次美好体验的回味和憧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醉红妆.玫瑰

胭脂分影湿玻璃。香喷麝,色然犀。

一般红韵百般奇。休错认,是蔷薇。

绣囊佩剪更相宜。匀百和,藉人衣。

把酒对花须尽醉,莫教醒眼,受花欺。

(0)

绮窗秋.鸡鸣寺

山色秋来晚更苍。花宫遥带平冈。

钟声隐隐出斜阳。乱云堆里,寺古叶初黄。

宝志遗碑空有谶,不堪人费思量。

小楼斜倚对寒江。檐前风铎,犹似说兴亡。

(0)

定风波.题病山松菊障子,李子申画也

愁日愁随一线长。流珠去去不商量。

长鬣松呼能识我。磥砢。数他夏腊饱风霜。

不用餐英还拂帽。颠倒。梅花红处菊犹香。

松下老僧无尽意。庆喜。婆罗勒果叶间藏。

(0)

念奴娇.敬次先恪斋公用姜白石韵题一蒲团外万梅花图

万峰深处,忆升平朝市,往来诗侣。

三十余年桑海幻,云梦阴晴难数。

古刹依然,危楼无恙,几度经风雨。

钟声隐隐,赚人多少新句。

此地野鹤蹁跹,閒云自在,何日携筇去。

寂寂蒲团空影外,一片梅花香浦。

展卷题名,凭阑话旧,小作溪山住。

留连佳境,几忘寻棹归路。

(0)

饮马歌

句骊形胜地。黠虏锋何锐。一朝援师知。

剑麾旄头死。夜苍茫。草色黄。画角连营起。万山里。

(0)

新荷叶.闻南京玄武湖荷花盛开,缅怀旧游,用赵德庄韵

如镜平湖,菱洲深处堪归。

绿幕红栏,画船双桨轻飞。

风荷窈窕,映玉人、浅碧罗衣。

一樽花下,重重锦裹香围。素手曾携。

闲来同赏芳菲。昨夜搴帏。容光疑是还非。

鸣琴闲抚,恨朱弦已脱瑶徽。

他年重到,剩吟杨柳依依。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