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高与碧霄参,正以中虚内美含。
长为不材蒙讪诮,就中谁识有伽㑲。
古榕高与碧霄参,正以中虚内美含。
长为不材蒙讪诮,就中谁识有伽㑲。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榕树,它高耸入云,与碧蓝的天空相接,展现了其雄伟的姿态。诗人通过“中虚内美”这一描述,不仅赞美了榕树的外在之美,更揭示了其内在的空灵与和谐。接着,诗人以“不材”之语,巧妙地将榕树与社会中的平凡之辈相联系,指出它们虽不被世人所重视,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有伽㑲”一词,可能是指佛学中的某种智慧或境界,暗示着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于表面之下,需要深入理解才能领略。整首诗借物喻人,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炎歊行中天,曼肤汗翻水。
纤絺薄如雾,不异铠被体。
散发垂两肩,万事弃不理。
寸阴若度岁,日暮何可俟。
颇闻交广间,暑又烈于此。
此如不可耐,彼岂皆暍死。
聊当扶短策,北涧弄清泚。
岂必拜赐冰,恩光动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