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七首·其一惜馀春》
《踏莎行七首·其一惜馀春》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0)
注释
收:结束。
停止。
约:阻止,拦挡。
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
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解:懂得,明白。
隅:角落。
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
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曛:日落时的余光。
渭北:渭水以北。
渭水在袂西省。
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翻译
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鉴赏

这首宋词《踏莎行·七首(其一)惜馀春》是贺铸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而游子未能归乡的场景。"急雨收春,斜风约水"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写出雨后春水上涨,水面泛起涟漪的景色。"浮红涨绿鱼文起"进一步描绘了水中花叶随波荡漾的动态画面。

"年年游子惜馀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表达了游子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则通过城角的遗憾和书信结尾的情感寄托,展现出游子的离愁别绪。

"阑干长对西曛倚"描绘了主人公独自倚靠栏杆,面对夕阳西下,更显孤独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以鸳鸯比喻夫妻分离,暗示自己与亲人相隔遥远,表达了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游子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离别的感慨。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无题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0)

江村晚眺二首·其二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0)

蝶恋花

共乐堂深帘不卷。恻恻寒轻,二月春犹浅。

续寿竞来歌舞院。龙涎香衬鲛绡段。

画栋朝飞双语燕。端似知人,著意窥金盏。

柳外花前同祝愿。朱颜长在年龄远。

(0)

兰花·其一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0)

村饮四首·其二

无念无营饱即嬉,老翁真个似婴儿。

昏钟未动先酣枕,日上三竿是起时。

(0)

金山妙高台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雪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