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灶》
《石灶》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石灶沧潭上,烹茶定几回。

舟人因记得,俗客未经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zào
sòng / sūnyìngshí

shízàocāngtánshàngpēngchádìnghuí

zhōurényīnwèijīnglái

注释
石灶:石头制作的炉灶。
沧潭:深而清澈的水潭。
烹茶:煮茶。
几回:多次。
舟人:船夫。
记得:记得。
俗客:普通的客人,指非隐士或文人墨客。
未经来:从未来过。
翻译
在那石头灶台和深潭边,烹煮了多少次茶呢?
船夫还记得,这里从未有过世俗的客人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石灶沧潭之上烹茶,通过反复几次来品味茶香。"舟人因记得"表明这里是有经验的人才能到达的地方,而"俗客未经来"则暗示这是一处不为世人所熟知的隐秘之地。

诗中的意境给人以超脱尘嚣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内心的宁静。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旅行和探险的热情,以及他对未被发现之美好地方的向往。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运用了"石灶沧潭"这样的自然景观,以此营造了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通过"烹茶定几回"这种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品茶时的那份悠然自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移居管厝巷

寄迹依皋庑,巷深静不哗。

前朝吏部宅,今日故侯家。

春气藏梅蕊,新雷长笋芽。

往来无俗客,自品建溪茶。

(0)

留别南社同人·其四

未敢先期约后期,重来未卜定何时。

诸君分手宜珍重,千古伤心是别离!

大海浮萍随聚散,屋梁落月系怀思。

钟情独有花梅老,索笑巡檐付与谁?

(0)

南社同人在醉仙楼开欢迎会,酒后放歌

昔为此邦人,今为此邦客。

一瞥沧桑十八年,蜃楼海市变化成陈迹。

我从人海乍回头,飘泊身如不系舟。

过海收帆问亲旧,凋零大半令我多悲忧!

吁嗟乎,双丸跳掷疾如驰,死者不生生者死!

独留天水老诗豪,高踞骚坛执牛耳。

须眉尚认老邱迟,争誉杨修是小儿。

谢傅诸郎森玉树,林逋处士茁新枝。

元龙未除湖海气,仲雍断发居吴地。

黄粱梦醒一卢生,仍在人间作游戏。

风流倜傥余君屏,孤高落落胡南溟。

若论肆应强人意,座中推让蔡兰亭。

玉树风前连氏子,寄傲园林称佳士。

黄、洪俱是旧通家,眼中诸人吾老矣。

孰料馀生逢世变,乃与诸君重相见!

南部粉黛北胭肢,醉仙楼上开诗宴。

莘莘一辈济时贤,岂特能诗结夙缘!

他日梦魂南社远,不知斯会复何年?

(0)

题画梅,赠张悔盦同年

二载高安去去休,广州无奈又高州!

也思归去空山里,耐冷看花不自由?

(0)

秋怀八首和邱仙根工部原韵·其三

乌号弓堕在人间,飞去湖龙未许攀。

一代文章凝碧血,六宫粉黛怨朱颜!

千年冤鸟思填海,万阵饥蚊强负山。

盘马秋郊残照里,羡他十亩自閒閒。

(0)

三水杂诗·其八

沿堤路向黄塘上,逆水浮舟紫洞平。

细雨丝丝风剪剪,胥江江上过清明。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