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妙高台》
《金山妙高台》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雪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shānmiàogāotái
sòng / shì

chéngfēichēdōng访fǎngchìsōng

péngláidàoruòshuǐsānwàn

jīnshānqīngfēngbànfāněr

zhōngyǒumiàogāotáiyúnfēng

yǎngguānchūshuíxìnpíng

táizhōnglǎoqiūyǎnzhàochuāng

chánchánwèilǐnlǐnshuāng齿chǐ

fēngchùqiānfānshuǐ

xúnyúnqiūshì

chángshēngwèixiáxuéqǐngxuécháng

注释
飞车: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坐骑。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弱水:形容极远或难渡的水。
金山:可能指金山寺,也可能象征富饶之地。
妙高台:形容高雅或神秘的所在。
比丘:佛教僧侣。
碧眼:形容眼睛明亮如碧玉。
机锋:禅宗用语,指瞬间领悟的智慧。
德云:可能指有德行且智慧如云的人物。
长生:追求永恒的生命。
不死:长生不老,永生。
翻译
我想要乘坐飞车,向东去拜访赤松子。
蓬莱仙境难以到达,那里的弱水绵延三万里的距离。
不如前往金山,只享受半帆清风的旅程。
金山上有座奇妙的高台,四周雪峰独立。
抬头望去,似乎没有路径可寻,谁能相信它平坦如砥石。
台中的老和尚,碧绿的眼睛映照着窗户。
他的骨骼如玉般坚硬,寒气仿佛能侵入牙齿。
他的智慧锋芒不可触及,千篇偈语如同翻腾的江水。
无需寻找德云那样的高人,眼前的这位和尚就是。
长寿还未及学习,先学如何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开篇“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表达了诗人想要乘坐神奇的交通工具去拜访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的愿望。然而,“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则透露出即使是神山也难以抵达,其间的距离之远如同天涯。

接着,“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诗人转而选择了金山作为目的地,享受着清风和半张帆 sail 的轻松愉悦。这里的“金山”象征着高洁与坚固,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中有妙高台,雪峰自孤起”描述了金山之中的一个奇特景观——妙高台,那里的雪峰独立耸立,显得格外壮丽。诗人通过“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的描写,表达了对这座台的赞叹和惊讶,它原本没有通往的路径,却如同巨石般稳固平坦。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则引入了一个居住在妙高台中的老僧,他拥有碧绿色的眼睛,每天静坐于窗前。他的形象给人以超脱尘世的宁静感受。

接下来的“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则形容了老僧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他的身体如同由玉石雕刻而成,内心的清冽如同霜雪般渗透至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进一步强调了老僧所达到的精神状态,如同锋利的剑锋一般不可接近,他的禅定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最后,“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請學長不死”表达了诗人对老僧境界的向往,并且认为不必再去追求其他关于长生的方法,因为眼前的这个老僧就是活生生的例证,他所展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永恒之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境和生命永恒的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以及对那种超凡脱俗、达到极致修为者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看仲德与张子予轰饮作

小阮时时酒债多,况逢江左步兵过。

相看只解呼红友,半醉犹能卷白波。

百斛从倾银凿落,两山旋对玉傀俄。

欲投客辖翻愁住,将耻吾罍柰若何。

(0)

满江红·其二施愚山宪长,招同韦剑威六匠、陈集生、张南士、徐伯调、平载问、过岳王祠,观宋高宗手敕,用文待诏,玉弇州韵

第六桥头,四望里、水青山绿。

柳荫下、幔舟舣岸,管笙低蹙。

过雨晓移东岭尽,清钟午度西林曲。

趁红裙、同拜岳王祠,闲追逐。双熊仗,排花谷。

交螭字,横荒麓。启玉函珠玺,凤鸾飞簇。

漫道明湖春去久,听子规、尚叫南枝木。

痛玉毫、散写作南枝,枝枝矗。

(0)

酷相思·其一两江代内

帘卷帘垂朝复暮。断送落红无数。

想杜鹃声里人何处。春山也、留君住。

秋山也、留君住。两峰三竺西泠渡。旧是同行路。

总叮咛燕子浑无据。春江也、随君去。

秋江也、随君去。

(0)

卜算子.秦山塘泛棹作也。时久雨初晴,水没田舍

鸥梦屋庐间,人立菰浦杪。

远树迷茫浸碧天,一朵凉云绕。

橹划水纹圆,棹转波声峭。

斜日微风点黛山,画意添多少。

(0)

忆秦娥·其一闺怨,用冯延巳调

罗袖湿。坐到窗儿黑。唧唧。懒学木兰当户织。

然脂磨瘦画眉墨。粉纸开奁觅。笔笔。

写出相思闻叹息。

(0)

元夕无月·其二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