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夜雨愁听阑,朝晴仍复驻征鞍。
昨来山水暴怒涨,仆从溪畔徒俄延。
已矜露处立泥泞,那更驱迫俾来前。
命人拿舟普济度,舟少指掬翻迟难。
行宫清憩亦觉逸,待众反侧无遑安。
锦云骓纵善行潦,独先安之古有言。
枕上夜雨愁听阑,朝晴仍复驻征鞍。
昨来山水暴怒涨,仆从溪畔徒俄延。
已矜露处立泥泞,那更驱迫俾来前。
命人拿舟普济度,舟少指掬翻迟难。
行宫清憩亦觉逸,待众反侧无遑安。
锦云骓纵善行潦,独先安之古有言。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石槽行宫驻跸时,因山洪暴发导致出行受阻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面对自然挑战时的从容与智慧。
首句“枕上夜雨愁听阑”,生动地刻画出夜晚雨声潺潺,令人心生愁绪的情景。接着,“朝晴仍复驻征鞍”一句,虽有朝霞初照,却因山洪未退而不得不暂停行程,体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昨来山水暴怒涨,仆从溪畔徒俄延。”描述了山洪暴发,水流湍急,仆从们在溪边等待,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情景。接下来,“已矜露处立泥泞,那更驱迫俾来前。”则表现了皇帝在泥泞中坚持前行的决心,不畏艰难。
“命人拿舟普济度,舟少指掬翻迟难。”皇帝下令借船渡过洪水,但船只不足,运送过程困难重重。最后,“行宫清憩亦觉逸,待众反侧无遑安。”表达了在行宫稍作休息时的轻松感,以及对随从们的关心和安抚。
“锦云骓纵善行潦,独先安之古有言。”以马匹为例,即使在积水之地也能自如行走,体现了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乾隆皇帝面对自然挑战时的从容与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随从的关怀与爱护。
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多忤。
先贤有遗训,服之美无度。
当年官药曹,急景诚可怖。
明明百世师,仙山武夷路。
昔守王道甫,作此跨鹤台。
金行露气高,尝同斸蒿莱。
九日长沙归,晦翁命予杯。
至今清梦长,寂寂令心哀。
君侯我辈人,能赋有馀才。
复兹菊花秋,登临为徘徊。
子美高李句,万里风云来。
世道古犹今,兴也何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