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户终年闭,灵台一事无。
贫犹能自活,衰未藉人扶。
儿学无歆异,孙啼有启呱。
东邻曲道士,折简也能呼。
蓬户终年闭,灵台一事无。
贫犹能自活,衰未藉人扶。
儿学无歆异,孙啼有启呱。
东邻曲道士,折简也能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冬之交杂赋六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日常情景。首句“蓬户终年闭”形象地写出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和与世隔绝,常年关闭的草屋象征着他的淡泊与宁静。接下来的“灵台一事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静,没有世俗纷扰。
“贫犹能自活”体现了诗人虽身处贫困,但仍有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力,显示出坚韧的生活态度。“衰未藉人扶”则表明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依赖他人照顾,凸显出其独立的性格。后两句“儿学无歆异,孙啼有启呱”描述了家庭的简单教育场景,孩子们学习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孙子的啼哭声也显得质朴自然。
最后两句“东邻曲道士,折简也能呼”,通过提到邻居道士,暗示了诗人与道家文化的亲近,即使简短的书信往来,也能保持交往,反映出诗人的人际关系简单而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恬淡与自足,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