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诸蕃古未知,来生远过禹封畿。
名山准拟金泥检,古塞无劳羽檄飞。
世乐讵能敌静乐,蓑衣到底胜朝衣。
年来痛忆闾山景,月照茅亭水一围。
西域诸蕃古未知,来生远过禹封畿。
名山准拟金泥检,古塞无劳羽檄飞。
世乐讵能敌静乐,蓑衣到底胜朝衣。
年来痛忆闾山景,月照茅亭水一围。
这首诗是元朝时期的耶律楚材所作,题为《和人韵二首(其一)》。诗人以西域异族的历史背景开篇,暗示他们对中原地区的陌生与遥远,但即使如此,他们仍跨越禹划定的疆界前来。接下来,诗人运用“金泥检”和“羽檄飞”这两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宁静,表明和平时期无需频繁军事调动。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事纷扰与内心平静的对比,认为宁静的田园生活胜过世俗的荣华富贵。他回忆起家乡闾山的景色,那里有茅亭、明月和围绕着茅亭的清澈流水,画面宁静而美好。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西湖春水绿于酒,西湖女儿娇似柳。
依稀二月三月春,攀折千人万人手。
我有一索青铜钱,明朝也买下湖船。
试歌断臂孤儿曲,湖上岂无人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