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题病山松菊障子,李子申画也》
《定风波.题病山松菊障子,李子申画也》全文
清 / 沈曾植   形式: 词

愁日愁随一线长。流珠去去不商量。

长鬣松呼能识我。磥砢。数他夏腊饱风霜。

不用餐英还拂帽。颠倒。梅花红处菊犹香。

松下老僧无尽意。庆喜。婆罗勒果叶间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病山松菊图景,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感悟。首句“愁日愁随一线长”,以愁绪比作绵长的光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时光的流逝。次句“流珠去去不商量”,比喻岁月如流水般悄然流逝,无法挽留。

“长鬣松呼能识我”一句,将松树赋予了人的情感,暗示诗人与松树有着深厚的默契,仿佛松树能理解他的心境。接下来的“磥砢”二字形容松树的坚韧,表现出松树历经风雨的沧桑。“数他夏腊饱风霜”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

“不用餐英还拂帽”描绘的是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即使花瓣凋零,仍有香气残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借此表达对菊花的赞美。“颠倒”一词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仿佛菊花在逆境中依然绽放。

最后,“松下老僧无尽意,庆喜婆罗勒果叶间藏”,诗人将视线转向松下的老僧,他沉浸在对自然的欣赏中,内心充满喜悦。婆罗勒果实隐藏在叶间,寓意着生活的惊喜和希望,也暗含着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病山松菊的景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禅意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曾植

沈曾植
朝代:清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猜你喜欢

贺梅主家兄六十一寿歌

长头老子居南天,乘云驾鹤来翩翩。

瑶池五母忽相遇,从驾郎官皆列仙。

共说当年寿域开,祥风和气生南垓。

蟠桃手捧各不语,称觞下拜苏家台。

苏家老子拍掌笑,鹤形龟背真奇才。

方瞳紫电走岩穴,丹田声震如鸣雷。

项下双绦过两耳,长眉拂面连三台。

天生气格自有别,高占地步青云开。

虹霓紫气光绕户,琼浆玉液生香醅。

主宾拜舞各就列,劝酬须尽三千杯。

虬髯小弟羁西广,久困蛮中无妙赏。

忽忆吾兄初度辰,远隔风烟劳梦想。

象台举酒祝千龄,直与彭聃相下上。

一瓣心香一拜天,暗祷皇天应如响。

皇天假我数百年,阅尽羲经心可养。

心可养保我子孙,绵绵福利永同天地相消长。

(0)

题县八景·其一金鸡春晓

吾邑开辟来,金冈有灵鸟。

羽仪亦以雄,形胜未云小。

一声绥水春,万家天地晓。

濂溪讲道区,文明实兹肇。

(0)

归经梅关

梅关是我来时路,我别梅关亦有年。

此日笋舆经望处,昔时山水总茫然。

云团古树西郊外,蝉叫西风夕照前。

张相名祠谁不到,几人能拜瓣香烟。

(0)

移梅四首·其三

梅花驱我发新狂,自把长镵斸早霜。

何必琼瑶拟颜色,可人耽赏是孤芳。

(0)

至日和南皋四首·其二

日流南影岁将残,短褐山中怯早寒。

稍爱晚来风力紧,□林全变洞庭丹。

(0)

再和答天游

眼中寒雾似飞埃,半着兰苕半着苔。

病骨每宜冬日暖,绿樽须傍白云开。

步纡草际群蛙寂,坐久花前一雁来。

谁慰故园迟暮思,冲襟长得对东莱。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