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
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
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
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
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
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诗人通过"觉秋空极"与"堪寥泬青"两句,传达了秋天气候清冷、天空高远之感。"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表明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以及对于夜空中可能出现的流星或不良兆头的担忧。"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则描写了秋天河流清澈、孤独的大雁飞越的景象,给人以深远和萧索之感。
最后两句"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表达了诗人曾在洞庭湖畔留宿,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伟矣高情著,斋名世亦稀。
但能尘事远,便觉昔年非。
琴静凝香碧,神清众妙归。
诸缘只心法,鸥鸟亦忘机。
暂辍京尘扰扰间,一鞭行色冒春寒。
梅花细雨资能赋,野水遥山好据鞍。
引道颇闻辞魏阙,觅官况可近长安。
掀髯西笑归宜早,应及莆闽荔子丹。
情文俱至接交亲,折节如君未有邻。
垂棒不妨希孟德,荣亲当复比安仁。
碧云斜日羊山路,黄叶西风鳄水滨。
嗟我殊乡远良友,尚堪病眼看征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