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四》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四》全文
唐 / 许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

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

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

(0)
翻译
战乱之后家乡分散,亲戚朋友大半都在外漂泊。
远远听到他们的消息确实让人挂念,但回家相见怎能没有忧愁。
枯萎的芦苇遮蔽了偏僻的小路,破旧的船只被寒冷的蓑衣覆盖。
简陋的家门始终不会上锁,我拄着拐杖望着水流波动。
注释
乡国:指家乡,故乡。
乱离:因战乱而离散。
交亲:亲友,交往亲近的人。
旅游:这里指在外流浪、漂泊。
远闻:从远处听到消息。
诚可念:确实值得挂念,引人思念。
归见:回家相见。
岂无愁:怎能没有忧愁。
败苇:枯萎的芦苇。
迷:遮挡,遮蔽。
荒径:荒芜的小路。
寒蓑:冰冷的蓑衣,这里形容蓑衣破旧且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坏舟:破旧的船。
衡门:简陋的门,横木为门,代指贫寒之家。
终不掩:一直不关,表示随时等待亲人归来。
倚杖:拄着拐杖。
看波流:望着水流,含有期盼与思念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乱后的哀愁与乡思。诗人通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归乡路上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内心的不舍和忧虑。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两句直接切入主题,表明国家动荡、家园破碎后的情感状态,以及对远方亲人友人的挂念。这里,“旅游”一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

“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进一步深化了乡思的主题。诗人在异地听到家乡的声音便不禁动容,而想象着重返故土时的情景,更是愁绪满目。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两句则描写归乡路上的萧瑟画面。荒凉的小径被野草所覆盖,而破旧的船只也被水中的植物所缠绕。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绝望。

“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虽然归乡之路充满艰辛,但故土的门扉总会为他敞开。在这静谧的时刻,只有倚靠在杖上凝视着河流的波纹,才能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许棠
朝代:唐   字:文化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你喜欢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一

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

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

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0)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0)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韵二首·其二

漳南开士好丛林,慧剑何年出水心。

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槛窥山鸟有真意,窗听海潮非世音。

一笑上方人事外,不知衰境两侵寻。

(0)

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其一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重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0)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

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

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0)

望淮口

白烟瀰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