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其一》
《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重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0)
注释
两岸:指河流两岸。
青山:青翠的山峰。
刻峭:陡峭如雕刻。
一溪:一条小溪。
回曲:弯曲蜿蜒。
篆纹:古代书法中的一种线条风格,这里形容溪流的波纹。
平:平整。
绿阴:绿色的树荫。
隐隐:隐约可见。
无重数:数不清。
欲去:想要离去。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叫声婉转。
翻译
两岸的青山峻峭如雕刻
一条溪流曲折,水面如同篆刻的纹路般平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川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句,以“两岸”的广阔视角开篇,突出了山势之峻峭。"刻峭"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山石的坚硬和尖锐,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力的尊敬。

“一溪回曲篆纹平”句中,“一溪”的流水在山间蜿蜒曲折,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音乐,如同篆文一般错综复杂而又和谐。"篆纹"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绿阴隐隐无重数”中,“绿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隐隐"表达了一种难以量化的深远和悠长,既是对树木繁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欲去黄鹂又一声”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欲去"表现了诗人的不舍,而"黄鹂又一声"则是自然界对诗人情感的一种回应,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动听。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溪流、树木和鸟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这种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为侯六悼妾六首·其一

玉貌当年入画堂,盈盈团扇试新妆。

无端晓镜销鸾影,一夜潘郎鬓有霜。

(0)

送静上人还鸡鸣山二首·其一

缥缈灵山枕帝畿,安禅一榻旧荆扉。

钟声杳霭秋云里,万户江烟锁翠微。

(0)

阁试赋得秋菊有佳色八韵

晔彼黄金萼,翛然白露天。

馨香堪自葆,颜色为谁鲜。

零落玄都蕊,萧疏灞上烟。

亭亭凉雨后,冉冉晓霜前。

小苑寒无奈,疏篱翠可怜。

餐英骚客赋,送酒逸人眠。

不为春华少,其如晚节坚。

撷芳未云已,闻雁夕阳边。

(0)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其一

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

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

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

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

(0)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二

玉阙朱楼万仞端,六龙辇道倚㠝岏。

悬厓翠磴云中转,垒嶂红泉树杪看。

海色昽曈三观晓,秋声萧瑟五松寒。

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

(0)

葛端肃公挽章四首·其二

五十年来社稷身,世皇时已画麒麟。

车行陜潞千家雨,戟拥幽并万里春。

北极星辰三听履,东山烟月几垂纶。

九重此日宫悬彻,鼓吹黄肠宠使臣。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