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其一》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

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

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

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李北山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海岳灵分振代英”以海岳之灵喻指李北山先生非凡的才华与品德,称其为当代杰出人物。次句“当年神降是长庚”运用神话典故,将李北山比作天上降临的长庚星,寓意其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接着,“风尘一吏淹华发”一句,描述了李北山先生在官场中历经风尘,岁月流逝,两鬓斑白,形象地展现了他为官清廉、勤勉一生的形象。而“词赋千秋起盛名”则赞美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千载流传,声誉卓著。

“紫气关前何日隐”和“玉楼天上几时成”两句,运用了道家哲学中的“紫气东来”和“玉楼”等意象,表达了对李北山先生归隐或升仙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其人生轨迹的深刻思考。

最后,“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想象李北山先生化鹤归来,却只能在寒冷的城市之夜听到鹤鸣,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高度赞扬了李北山先生的才华与品德,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典型风格。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村步杂书所见·其二

公饭何曾接,衣冠不作人。

斋中有名酒,分尔一杯春。

(0)

秋夜雨有感言怀二首·其一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对秋霖。

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悬永叔心。

云压戍楼迷画角,风传警枕乱清砧。

谁怜怀国思乡处,无限愁肠自苦吟。

(0)

送少司徒薛公还京师

海珠寺前一杯酒,送君奏凯还京师。

君还京师我独留,执手不忍遽别离。

与君一载同相处,君总刍粮我军旅。

同心戮力功已成,共羡君才世无比。

积粮如山帛如丘,千金重赏先伐谋。

人言不殊萧相国,我道更胜张留侯。

平生节操清如许,秋月冰壶真可拟。

萧索行囊薏苡空,惟有图书为伴侣。

海风飘飘瘴雨收,乘潮解缆不可留。

扬扬意气长啸去,道傍人羡如仙舟。

高秋入见天颜喜,太常尽把奇勋纪。

三台八座定无疑,从此皇恩常眷倚。

丈夫报国思致身,江湖庙堂同此心。

君去我留不须论,要取芳名冠古今。

(0)

师次永州久雨祈晴有感赠赵征夷

君不见贰师将军伐西域,拔刀刺山泉涌出。

又不见虞公欲与夏人战,长剑一指停西日。

乃知人有忠诚心,后土皇天相终吉。

桓桓将军赵征夷,文才武略当世稀。

昨承简命佩金印,貔貅百万生光辉。

南来次师湘口岸。骤雨连旬江水泛。

洪涛汹涌欲渡难,泊舟虽惊总无患。

先锋卜吉将启行,骤雨不息疑群情。

将军拜天诉忠悃,云开雨歇天清明。

旌旗映山谷,鼓吹喧江滩。

将军倚楼看解缆,顺流西下无狂澜。

军中感叹称稀有,父老欢呼如一口。

两广三苗不足平,百蛮重译须奔走。

吁嗟此雨晴,其事非偶然。

皇天厌祸乱,助我解倒悬。

此雨骤于十日前,溯流难上江滩船。

此雨骤于十日后,行营水浸徒流连。

雨骤我休兵,雨晴我耀武。

天意人心总和顺,会看一鼓成功报明主。

(0)

分少陵诗句寿渔乐先生七十·其七稀字

宿云净遥空,瑞彩腾少微。

亦有南极星,中宵烂光辉。

哲人初度晨,眉寿世所稀。

朝阳丹凤雏,翙翙翱翔归。

高堂敞华筵,珍羞击鲜肥。

岁岁祝长生,孝子心无违。

(0)

小景为冯副使赋

春山春水足追游,满目韶华兴未休。

说与苍头多载酒,景逢佳处即停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