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
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
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通过自嘲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内心的清廉品格。
“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 这两句是说诗人感觉像戴着盆一样无法抬头向上望,即便是想要追求高远的理想,也觉得自己所获得的名声虚假,不值得骄傲。
“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污浊世俗之中,但仍保持自己的清廉操守。这里的“槁壤”指的是腐烂的泥土,“太牢”是过分坚固的牢笼,而“蚯蚓”则象征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性。诗人觉得即使是在最为污秽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的清白之处。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个人的道德操守的坚持和自我肯定。在王安石的生活背景下,这种表达可能与他个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