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
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
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
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
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活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化的皇权及其德政的赞美之情。
“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这两句开篇即以宏伟壮丽的笔触描述皇帝的威仪,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可企及的神圣感。"御气"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驾之气象,而"尊极"则暗示了君主的至高无上;"乘云"则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帝王或圣贤登天的意象,表明皇帝已经达到了一个超脱凡尘的高度。
“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这两句通过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威严和统治的广泛性。"衣冠"指的是各类官员和士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万国会"则说明了皇帝的号召力,能够使得各个国家都来朝贡;"陵寝百神朝"则是对古代圣君陵墓的敬拜活动的描述,表明了皇帝不仅受到生者尊崇,更能得到已逝先人的护佑。
“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这两句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肯定了现任君主的德政。"夏鼎"指的是古代夏朝的玉璋,象征着王权;"传归启"意味着皇权的传承和光大;"虞羹"则是上古圣王尧帝的烹饪之器,这里用来比喻君主的德政;"想见尧"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化的古代圣王尧的向往,暗示现任皇帝如同尧帝一般,以德治国。
“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最后两句则是对能否有人能够记录和评述这位君主丰功伟业的疑问。"椽笔"即是书写历史的工具;"琼瑶"则象征着珍贵无比的事物或文章,意味着皇帝的德政如同稀世之宝,需要被精心记录和赞颂。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现任君主功业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了一种期待,有识之士能够出现,为这位君主留下光辉的史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间盛况以及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皇权形象,并以此来赞美现任君主的德政和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