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炉向晚灰余烬。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
薰炉向晚灰余烬。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
这首《玉楼春·拟花间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严既澄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薰炉向晚灰余烬”,以傍晚时分炉火渐熄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情感的低落与内心的空虚。接下来,“鸾镜依徊千万恨”一句,将镜子作为情感寄托的载体,通过镜子中的倒影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千回百转,以及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心比作冬日,即使在寒冷中也渴望温暖,但这种渴望却难以实现;泪则比作连绵不断的秋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持久与无法遏制。这两句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
“今宵有梦须难稳,不耐愁眠禁闷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波动。即使在梦中寻求慰藉,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夜不能寐的痛苦更加剧了内心的煎熬。这里不仅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然而,又担心人情世故的变化会打破这份期待,流露出对现实的悲观与对人际关系的警惕。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与期待之间挣扎的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宦游男子事,访别故人情。
能吏于今少,春风及此行。
英雄馀战伐,犴狱寄廉平。
未肯轻衰疾,人来阙寄声。
濠梁初得意,阙里旧论诗。
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淮人饥馑后,良吏拊循时。
欲托山阳簿,翁归不受私。
汝颍诸王后,风流独此人。
谈锋坚百战,笔力举千钧。
得士吾无愧,多闻子未贫。
平生三学士,相见定相亲。
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晚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
遥知更上湖边寺,一笑潜回万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