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无亏负荷轻,犹能殷切体亲情。
儿皆勤事几忘寝,女已分身未育婴。
更喜稚孙知跃进,况当公社正争鸣。
家人行上新生路,四为欣然告可卿。
衣食无亏负荷轻,犹能殷切体亲情。
儿皆勤事几忘寝,女已分身未育婴。
更喜稚孙知跃进,况当公社正争鸣。
家人行上新生路,四为欣然告可卿。
这首诗《晓因逝世一周年告慰七首(其五)》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描绘了家庭成员在失去亲人后,面对生活与情感的双重挑战,展现出的坚韧与成长。
首句“衣食无亏负荷轻”,表达了在失去亲人的背景下,家庭依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状态,没有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这或许是因为逝者生前的周到安排或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接着,“犹能殷切体亲情”一句,强调了即使在哀痛之中,家庭成员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亲情的力量。
“儿皆勤事几忘寝,女已分身未育婴”描绘了家庭中年轻一代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孩子们努力工作,几乎忘记了休息的时间;女儿虽然尚未有自己的孩子,但已经开始分担家庭责任,展现了她们的成长与成熟。
“更喜稚孙知跃进”一句,表达了对孙子辈的理解与支持,孙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学会了成长,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况当公社正争鸣”可能是指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某种集体活动或讨论,暗示家庭成员不仅在个人层面有所进步,也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最后,“家人行上新生路,四为欣然告可卿”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家庭成员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通过共同努力,走上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这里的“可卿”可能是对逝者的称呼或敬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尊敬,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成长,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仰,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家庭价值观。
大山突兀气势豪,小山罗列如涌涛。
回峰逶迤接林麓,白云不动秋天高。
何人一棹山阴兴,三尺吟筇骨中净。
金沙宝树寒殿开,瑶草玉枝秋阁迥。
迢迢嘉遁凌碧岑,芳亭潇洒似山阴。
呼童晓扫青苔径,拂石时横绿绮琴。
高山流水多佳趣,悠悠永托知音遇。
千龄鹤发独鸣皋,半夜啼乌思反哺。
高音古意扬清芬,考槃不与人间闻。
老夫未遂幽栖志,愿借青山一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