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钗镜石湖滨。书到却伤神。
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曾倚塞垣春。
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
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
梦中钗镜石湖滨。书到却伤神。
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曾倚塞垣春。
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
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
这首清代词作《一丛花·为尤悔庵悼亡》是李良年所作,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哀思。词的开篇“梦中钗镜石湖滨”,描绘出一幅凄美的画面,亡者曾在梦中照见自己佩戴的钗镜,而地点则在宁静的石湖之畔,暗示了往昔的美好时光。
“书到却伤神”一句,通过接收到书信而触发悲伤的情感,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哀痛。接下来,“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运用典故,以东方朔的机智幽默反衬亡妻的早逝,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才华与风趣的追忆,以及失去她的悲痛。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描绘了室内情景,亡妻生前的纺织技艺已不再,炉香也已熄灭,只有冷寂的湘裙和蝴蝶,象征着生活的空虚和亡者的孤独。
下片“法曹花照挽车人”借景抒情,法曹花映照着送葬的人群,春天的景色与哀伤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引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试图寻找亡魂的无望,以及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最后,“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描绘了词人夜晚独自守灯读书,不愿让自己的泪水玷污了衣物,体现了他对亡妻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梦境、书信、室内情景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和生活中的孤寂感。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
周武隋文之子孙,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
周亡天下传于隋,隋人失之唐得之。
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
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
备威仪,助郊祭,高祖太宗之遗制。
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之孙取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