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岁劳征辔,来归又九秋。
鸡声惊客梦,雁字动乡愁。
野水明残月,寒烟隐戍楼。
故人多不贱,憔悴敝貂裘。
频岁劳征辔,来归又九秋。
鸡声惊客梦,雁字动乡愁。
野水明残月,寒烟隐戍楼。
故人多不贱,憔悴敝貂裘。
这首诗《途中》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人的感慨。
首联“频岁劳征辔,来归又九秋。”开篇即点明诗人多年在外奔波,如今归来已是深秋时节,流露出岁月流逝、时光匆匆的感慨。
颔联“鸡声惊客梦,雁字动乡愁。”通过鸡鸣和雁阵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鸡鸣唤醒了旅途中的梦境,而南飞的大雁则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颈联“野水明残月,寒烟隐戍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残月映照在流动的野水上,寒烟笼罩着远处的戍楼,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尾联“故人多不贱,憔悴敝貂裘。”诗人感慨故人多已功成名就,而自己却因长期在外奔波,衣衫破旧,面容憔悴。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故人成就的羡慕,也暗含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自嘲。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
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
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
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
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
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凤栖十围干,龙翔九回流。
圆景朝列宿,五岳尊陵丘。
圣人膺大命,多士自相求。
稷契功不刊,唐虞德无俦。
神明盛驱使,衣裳美优游。
诗书监二代,孔氏乃宗周。
在昔纡天经,群后有绸缪。
艰难戴王室,千载成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