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
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
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
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
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
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
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
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
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
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
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通过郁郁葱葱的龙门山、千仞深溪、孤桐、湍急的水流、野火、飞雪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悲凉的场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干与浮云齐”、“回波荡其涯”、“飞雪涂其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诗中还融入了人文情感,通过“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崇敬与追求。同时,“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一句,借喻技艺与实践的关系,暗示了在艺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后,“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表达了个体命运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
风暖云屏,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
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
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
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青青。
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
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
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
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
扑面江风,卷不尽、怒涛如雪。
凭眺处、琉璃万顷,水天一色。
酾酒又添豪杰泪,燃犀漫照蛟龙窟。
一星星、蟹屿与渔汀,凝寒碧。千载梦,风花灭。
六代事,渔樵说。只江流长往,销磨今昔。
锦缆牙樯空烂漫。暮蝉衰柳犹呜咽。
笑儿家、几度学乘查,悲歌发。
清夜回肠,百绪纷纭,凄然泪零。
觉天涯离恨,痴魂黯黯,宵深肺病,短梦惺惺。
霜叶辞枝,寒蛩咽露,粉月玲珑上绮棂。
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屏山瘦影伶俜。
见背壁、残灯死复醒。
叹身如年历,暗知凄节,心同刻漏,记尽长更。
生小工愁,从来善哭,何况而今寥落情。
无憀极,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