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寄俞仲蔚·其二》
《答寄俞仲蔚·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

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

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

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

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

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通过郁郁葱葱的龙门山、千仞深溪、孤桐、湍急的水流、野火、飞雪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悲凉的场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干与浮云齐”、“回波荡其涯”、“飞雪涂其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诗中还融入了人文情感,通过“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崇敬与追求。同时,“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一句,借喻技艺与实践的关系,暗示了在艺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后,“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表达了个体命运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拟李易安

风暖云屏,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

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

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

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青青。

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

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

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

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

(0)

满江红.重渡扬子江

扑面江风,卷不尽、怒涛如雪。

凭眺处、琉璃万顷,水天一色。

酾酒又添豪杰泪,燃犀漫照蛟龙窟。

一星星、蟹屿与渔汀,凝寒碧。千载梦,风花灭。

六代事,渔樵说。只江流长往,销磨今昔。

锦缆牙樯空烂漫。暮蝉衰柳犹呜咽。

笑儿家、几度学乘查,悲歌发。

(0)

菩萨蛮.怀蕳塘

桐阴淡映清于画。湘花瘦傍秋千架。秋月冷蘼芜。

绿窗闻鹧鸪。停歌抛玉局。梦破西陵曲。

昨夜雨如丝。离情忆柳枝。

(0)

沁园春.秋夜病怀书感

清夜回肠,百绪纷纭,凄然泪零。

觉天涯离恨,痴魂黯黯,宵深肺病,短梦惺惺。

霜叶辞枝,寒蛩咽露,粉月玲珑上绮棂。

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屏山瘦影伶俜。

见背壁、残灯死复醒。

叹身如年历,暗知凄节,心同刻漏,记尽长更。

生小工愁,从来善哭,何况而今寥落情。

无憀极,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

(0)

点绛唇.南人北来携食物数事故园风味差足慰乡思耳

十载他乡,烟尘霭霭迷吴楚。

白云深处,欲去浑无路。岁岁蒪鲈,几度牵离绪。

清如许,故园风味,也忆劳人否。

(0)

蝶恋花

连岭去天知几尺,岭上秦关,关上元时阙。

谁信京华尘里客,独来绝塞看明月。

如此高寒真欲绝,眼底千山,一半溶溶白。

小立西风吹素帻,人间几度生华发。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