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南乡子

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入塞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

(0)
注释
并:一起。
细腰身:纤细的腰肢。
时样:当时的流行款式。
宫妆:宫廷服饰。
曲项:弯曲的颈部。
胡琴:中国传统弦乐器。
鱼尾拨:类似鱼尾形状的拨弦工具。
离人:离别的旅人。
天碧:天空的碧蓝。
染衣巾:映衬得衣物更显色彩。
血色:鲜艳的红色。
轻罗:轻薄的丝织物。
百卉:各种花卉。
霜女:霜降的象征,代指秋天。
东君:春天的神祇,这里指春天。
暗折:悄悄折下。
翻译
她们并肩站立,细腰身展现着时新的宫廷装扮。
演奏者用弯曲的胡琴和鱼尾状拨片,那离别之音在水面上回荡。
天空的碧蓝仿佛为她们的衣物染上颜色,轻薄的红色罗裙上有着碎褶装饰。
百花因霜降而凋零,嫉妒着她们,春天的东君却悄悄折下两朵花赠予她们短暂的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送别的情景。她与男子并肩而立,身姿纤细,如同宫廷佳人一般妆扮。胡琴的曲调婀娜多情,鱼尾拨动之声,显得离别之苦。弦音飘荡在水面上,听者不禁沉醉。天空如碧玉染湿了衣襟,而女子所穿的罗裙,则被血色轻纹碎裂,如同霜中百花般娇嫩而美丽。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东君(即春日)的宠爱与冷淡。诗中还透露出女子在小春时节,暗自折取双花,以此寄托离别之情。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首高水平的古代诗歌。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九

浑崙拈起好风规,石火明明已较迟。

不落金峰窠窟里,会须赤手讨便宜。

(0)

颂古三十八首·其八

自有觅不得,无端面发红。翻身吃一?,两手摸虚空。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四

昆崙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

一臂忽断,九年顿忘。

雷晕纹于象齿,花酿蜜于蜂房。

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乌非马似兮言语文章。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四

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

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

拗折拄杖,向者里住。

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八

流而不返名曰情,湛而不摇名曰性。

灵而不昏名曰神,光而不乱名曰明。

迷此四者为之凡,悟此四者为之圣。

(0)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三

沧海无风波浪平,烟收水色虚含月。

寒光一带望何穷,谁辨个中龙退骨。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