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不劳弹指入,众魔相顾匆惊忧。
回光却复思初友,从此南询可罢游。
楼阁不劳弹指入,众魔相顾匆惊忧。
回光却复思初友,从此南询可罢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深邃哲理的领悟与思考。
首句“楼阁不劳弹指入”,以“楼阁”象征高深的佛法境界,而“弹指”则比喻时间短暂或瞬间的觉悟。整句传达出佛法境界的高远,以及通过短暂的觉悟就能进入这一境界的信息。
“众魔相顾匆惊忧”,这里的“众魔”并非实指恶魔,而是泛指各种烦恼、诱惑和世俗的束缚。诗人通过“相顾匆惊忧”的描绘,表现了在佛法的照耀下,这些烦恼和束缚自然消散,人们不再为它们所困扰。
“回光却复思初友”,“回光”意味着内心的光明重新照耀,使诗人回想起最初的信仰和朋友。这表达了在经历了深入的修行和领悟之后,诗人对最初信仰的怀念和对真正朋友的珍惜。
最后一句“从此南询可罢游”,“南询”可能是指向南寻求佛法的真理,而“罢游”则是停止了世俗的游玩。整句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真理,不再需要通过世俗的游玩来寻找满足,而是可以安心地继续佛法的修行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从世俗解脱、回归内心平静的过程。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
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
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
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
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馀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