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五》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五》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楼阁不劳弹指入,众魔相顾匆惊忧。

回光却复思初友,从此南询可罢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深邃哲理的领悟与思考。

首句“楼阁不劳弹指入”,以“楼阁”象征高深的佛法境界,而“弹指”则比喻时间短暂或瞬间的觉悟。整句传达出佛法境界的高远,以及通过短暂的觉悟就能进入这一境界的信息。

“众魔相顾匆惊忧”,这里的“众魔”并非实指恶魔,而是泛指各种烦恼、诱惑和世俗的束缚。诗人通过“相顾匆惊忧”的描绘,表现了在佛法的照耀下,这些烦恼和束缚自然消散,人们不再为它们所困扰。

“回光却复思初友”,“回光”意味着内心的光明重新照耀,使诗人回想起最初的信仰和朋友。这表达了在经历了深入的修行和领悟之后,诗人对最初信仰的怀念和对真正朋友的珍惜。

最后一句“从此南询可罢游”,“南询”可能是指向南寻求佛法的真理,而“罢游”则是停止了世俗的游玩。整句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真理,不再需要通过世俗的游玩来寻找满足,而是可以安心地继续佛法的修行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从世俗解脱、回归内心平静的过程。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凤归云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

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

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

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

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0)

小重山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0)

留题仙都观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0)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0)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馀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

(0)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一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

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