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huálǐngchūjiànhuángshāntiāndōufēng
sòng / xùn

huálǐngtóuyúndàngxiōngqiūgāoluòwànshānzhòng

língshífēnnánběichūtiāndōufēng

注释
华子岭头:指华山的主峰之一。
云荡胸:云雾翻滚,给人以胸襟开阔之感。
秋高:秋季天气晴朗,高远无边。
木落:树叶凋零。
万山重:无数的山峦重重叠叠。
巨灵擘石:传说中的巨人巨灵分开巨石。
分南北:象征着天地分野或山脉的划分。
扶出:形象地描述巨灵似在支撑。
天都第一峰:指天都峰,华山最高峰。
翻译
华子岭上云雾缭绕,让人心胸开阔
秋天来临,树木凋零,群山层叠显得更加雄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面。首句“华子岭头云荡胸”通过“云荡胸”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华子岭头仰望时,云雾缭绕,如同巨浪拍胸之感受,这种比喻传递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紧接着,“秋高木落万山重”则描写了深秋季节,林木凋零,山峦层叠,显得更加雄伟与沉郁。

第三句“巨灵擘石分南北”中的“巨灵”指的是天地间的神灵,而“擘石分南北”则形象地表达了黄山之巍峨,宛如神灵手裂岩石,开辟出一条南北向的道路。这里,“擘石”既可以理解为自然力量,也可视作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伟力的敬畏。

最后“扶出天都第一峰”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黄山主峰——天都峰,将其比喻成由神灵扶持而出的至高无上之景。这里,“扶出”既强调了天都峰的雄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山峰的敬仰与赞美。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山之巍峨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崇拜之情。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提舶送岩桂

晋堂岩桂脱秋芳,浓绿枝头万粟黄。

堂上主人分赠我,要令燕寝有天香。

(0)

提舶送菊酒有诗次韵

铃斋午睡梦魂惊,僮仆欢呼洗破觥。

酒是烂柯山下法,诗如蓝水坐间成。

谩同陶令浮黄菊,也胜苏仙嗅落英。

蓬鬓萧疏对佳节,因公撩起故乡情。

(0)

悼亡·其二

相勉惟清白,囊如四壁空。

难忘将绝语,劝我莫言穷。

(0)

端午日陪柳严州登千峰榭·其三

偶上千峰榭,遥思六客堂。

前时赋诗处,烟水路茫茫。

(0)

富文送鹿肉

太尉前军得活鹿,使君慇勤分我肉。

定知应是秦失馀,苗裔仍为世人逐。

使君好客今平原,秋浦楼头罗水陆。

青州从事嘉屡拜,白鹿山人赐新沐。

社风留客去未得,清溪山头两经宿。

频将口腹溷使君,大嚼戏吟诗一幅。

(0)

登古峰岭望夔州

巍登古峰岭,回首望夔州。

隐约瞻卧龙,微茫见江流。

明朝望眼遮,江山见无由。

翻令还乡梦,飞过白盐头。

不知此邦人,亦念使君不。

使君无可念,空有诗篇留。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