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斋午睡梦魂惊,僮仆欢呼洗破觥。
酒是烂柯山下法,诗如蓝水坐间成。
谩同陶令浮黄菊,也胜苏仙嗅落英。
蓬鬓萧疏对佳节,因公撩起故乡情。
铃斋午睡梦魂惊,僮仆欢呼洗破觥。
酒是烂柯山下法,诗如蓝水坐间成。
谩同陶令浮黄菊,也胜苏仙嗅落英。
蓬鬓萧疏对佳节,因公撩起故乡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宋朝时,收到提舶送来的菊酒与诗,他即兴作答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生活气息。
首句“铃斋午睡梦魂惊”,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午后的宁静时光被打破的瞬间,仿佛从梦境中猛然醒来,充满了意外与惊喜。接着,“僮仆欢呼洗破觥”一句,通过僮仆的欢呼声和准备酒器的动作,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体现了收到礼物时的喜悦之情。
“酒是烂柯山下法,诗如蓝水坐间成”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酒比作烂柯山下的酿造之法,诗比作蓝水间自然流淌而成,形象地表达了酒与诗的高雅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情与生活情趣。
“谩同陶令浮黄菊,也胜苏仙嗅落英”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以陶渊明饮酒赏菊、苏轼嗅落花为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未能亲自赏菊或嗅花,但通过这杯酒、这首诗,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雅趣,流露出对古人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最后,“蓬鬓萧疏对佳节,因公撩起故乡情”两句,诗人面对佳节,虽然鬓发稀疏,但仍被这份节日的氛围所触动,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饱满,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也有对过往与家乡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收到菊酒与诗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对生活、自然、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冉冉岁云暮,凄凄霜露繁。
良游岂易得,贱子亦攀援。
流飙吹我衣,植杖登高原。
平郊罗远岫,鸒斯鸣荒园。
路迥苍桧立,岩高白云屯。
寒日无留光,落叶辞本根。
万化倏荣悴,一息异朝昏。
逝者已如斯,人生岂恒存。
人生会有尽,亲友义在敦。
营营谅何为,拨弃不复言。
朝踏长安尘,暮倾渭城酒。
风流赵集贤,画马当折柳。
晚凉池上洗马归,圉人控鞍不受羁。
此马自是玉龙种,想见明窗貌得时。
题诗人物不可作,北雁南云总离索。
旧游回首二十年,今日重看宛如昨。
春尽江头生绿波,春山满眼故人多。
惟有当时陶令在,奈此萧萧白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