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馀杭张无隅先生饮》
《陪馀杭张无隅先生饮》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先生结屋在人境,门巷萧萧作冰冷。

纷纷入眼不入意,坐客千言不相领。

叩关闻我倒屣迎,重解旧榻尘埃生。

向来妙处久不吐,一挽天汉昆崙倾。

共说别来经世事,我言所向皆儿戏。

胸中块磊不用浇,便有清愁说无地。

士林师范六十翁,先生合在伯仲中。

愿言终赐指归处,为公敬作曾南丰。

(0)
注释
结屋:建造房屋。
人境:人群居住的地方。
萧萧:形容冷清、寂静。
倒屣:形容急忙迎接。
旧榻:旧时的床榻。
昆崙倾:比喻倾泻般的表达。
别来:分别以来。
儿戏:形容轻视或不当一回事。
胸中块磊:心中的郁结。
指归处:指引的方向或归宿。
曾南丰:历史上的贤者,这里表示尊敬和效仿的对象。
翻译
先生的房子建在人群之中,门巷间冷清寂静仿佛冰霜覆盖。
纷繁景象映入眼帘却无法触动心弦,座上宾客虽多,却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思。
听到敲门声,我急忙起身迎接,重新打扫尘封的旧榻。
那些往日的精妙之处长久未述,今日一吐,如引动天河倾泻般震撼。
我们谈论世事变迁,我说的他们认为是玩笑。
心中的郁结无需外物浇灌,只有清愁,无处诉说。
在士人学界,先生应居于杰出人物之列。
但愿您能指点迷津,我愿效仿曾南丰为您服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作品《陪馀杭张无隅先生饮》,描绘了一位隐居于闹市的先生,尽管身处冷清环境,但其心境高洁,不为世俗纷扰所动。客人众多,言谈却未能触动他的深思,他保持着超然的态度。当得知来访者是诗人朱松时,他热情相待,旧谊重提,但平日的玄妙之思并未轻易流露。两人交谈中,诗人自嘲世事如戏,而先生则看淡人生烦恼,无需外物排遣。诗中称张无隅先生为士林典范,与曾南丰一类人物相当,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并希望得到他的指引。整首诗以饮酒会友为背景,展现了先生的高雅风范和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佩。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0)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三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

经纬尚馀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0)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0)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皂貂。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0)

赠星士龙困

涵空一碧湛虚明,中有蜿蜒睡未醒。

好待夜深风浪息,看渠吞吐一天星。

(0)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其二

空翠娱人意自还,明窗一榻共秋闲。

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