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娱人意自还,明窗一榻共秋闲。
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
空翠娱人意自还,明窗一榻共秋闲。
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属于其《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的第二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空翠娱人意自还"一句,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明窗一榻共秋闲"则进一步渲染出一个安逸恬淡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会知名利不到处"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而"定把清觞属此山"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归属感。在这里,"清觞"指的是洁净的酒杯,"此山"则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隐隐红摇,东风里、谁家艳色。
错认看、天台洞口,远香徐拂。
刘阮已无瑶岛梦,落花曾把红尘隔。
任小桥流水自年年,波空碧。斜照敛,明如拭。
疏雨过,脂如滴。看一双彩蝶,沿溪飞入。
是处绿杨还半掩,一枝微露春宵息。
问当时、何事误渔郎,难重觅。
几日轻寒轻暖。摇曳垂杨丝线。
安车小驻园林,危塔犹摩星汉。
樵径盘纡,先穿洞壑幽寻,旋憩山亭回看。
景色如屏展。比美瑶琨,孰继机云英眄。
遗墓尚存,千秋霸才堪叹。
雨洒黄昏,何辞透湿春意,惜取满林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