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皂貂。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寄情于景、以景表意的诗作。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皂貂。” 这两句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的寒冷与凄凉之感。这里的“袗絺”指的是薄棉衣,“方暑”则是秋季的温暖已去,只剩下微弱的阳光。“岁晚凄风”形容年关将至,气候转冷,带来一种萧瑟感。而“忆皂貂”中的“皂貂”,即貂皮,常用以比喻珍贵和温暖之物,这里则是对往昔温暖时光的怀念。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心情。“鹓鸾”常指仙鸟,比喻高贵或神秘的事物,“归禁”则是返回禁地的意思,象征着回到安全和平静的环境中去。这里“心知日月在重霄”,则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身处尘世,但内心深处对于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有所领悟。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这两句诗中,“君如老骥初遭络”是指友人像年老马匹刚被解开缰绳,准备再次奔跑,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而“我似枯桑不受条”,则是自喻自己像一棵失去了生机的桑树,不再接受春天的滋润,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自身年华增长的无奈和感慨。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最后两句,“强镊”意为勉强,“霜须”指的是头发如霜白,“簪彩胜”则是用彩色丝线扎束头发,以掩饰岁月留下的痕迹。这里诗人表达了尽管年老体弱,但仍旧保持着一份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而“苍颜得酒尚能韶”,则是在说尽管面容已变得苍老,但喝上几杯酒,心中仍旧能够激起一些欢愉之情。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友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生活智慧的作品,透露出诗人的豁达与超然。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八十五首·其十一

布袋打开,拄杖拈起。去也由你,住也由你。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三十七

后园驴吃草,开口见心肝。

潘阆倒骑处,有谁能解看。

(0)

送先上人归越

蟋蟀声中念故乡,片帆风正渡钱塘。

烟横浦口鱼讴晚,月涌潮头蜃气凉。

一脉菲泉清夏后,千年酒瓮醉秦皇。

青鞋布袜秋归早,犹有荷花镜里香。

(0)

送宁雪矶归剡

无缘同上浙东船,亲老家贫每自怜。

踪迹久留千里外,情怀不比十年前。

客游何处无芳草,人别他乡有杜鹃。

别后欲知乡里事,烦君千万寄鱼笺。

(0)

壬申春寓旧馆偃山房有感而作

旧馆迟留春欲暮,小山林石带平原。

自怜萍迹随流水,每到花时感故园。

鸟啄雨墙红落杏,蝶翻风砌绿抽萱。

十年未遂东归计,白发慈亲独倚门。

(0)

梅·其二

竹友当年已化龙,松朋久亦受秦封。

此花有味调无鼎,且吐芳心过一冬。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