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游丝飞絮。韶光将暮。
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俯仰人间今古。
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满路游丝飞絮。韶光将暮。
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俯仰人间今古。
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这首《一落索》是宋代词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满路游丝飞絮"写出了春末飘荡的柳絮,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韶光将暮"直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暗示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词人以流莺的鸣叫反衬自己的孤独,无人能理解他的新愁。"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表达了词人对世事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深深叹息,他感叹神仙难觅,人间沧桑。
最后两句"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词人借酒浇愁,但即使醉倒也无法逃避现实的苦闷,甚至想象连古代的嗜酒之人都无法从醉中得到解脱,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陆游在暮春时节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