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四首·其二》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四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苍莽吴山看不齐,子胥江口更凄迷。

宫花往日都如梦,水草经年又化泥。

废市浪传仙鹤舞,荒台剩有夜乌啼。

于今重问人间世,多少流光付駃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古城的沧桑变迁与历史的深沉感。首联“苍莽吴山看不齐,子胥江口更凄迷”,以苍茫的吴山和凄迷的子胥江口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与哀愁氛围。吴山的连绵不绝与子胥江口的凄迷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也暗含了历史人物伍子胥的悲凉故事,引人深思。

颔联“宫花往日都如梦,水草经年又化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虚幻与时间的无情。昔日繁华的宫殿之花,如今仿佛只是梦境中的幻影;而江边的水草,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洗礼,最终化为泥土。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废市浪传仙鹤舞,荒台剩有夜乌啼”则将目光转向了苏州的另一处历史遗迹。废墟中或许曾有仙鹤翩翩起舞的传说,但如今只剩下荒台上夜间的乌鸦啼叫,这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是对现实荒凉景象的描绘。仙鹤与乌鸦的对比,象征着从繁华到荒凉的转变,以及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于今重问人间世,多少流光付駃騠”则以一个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世界的疑问与思考。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后,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诗人不禁发问:有多少过往的时光被匆匆流逝,又有多少珍贵的记忆被遗忘?这一问,既是对个人记忆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州古城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深度与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与现实、繁华与衰败、记忆与遗忘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金铜歌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0)

上清乐·其七

赫赫曈曈日九轮,六渊宫殿紫元君。

霞冠锦帔端居暇,披拂祥烟著赤文。

(0)

玉清乐·其八

上景三元妙色精,绛宫久已列仙名。

更从大混存雌一,缥缈云车驾羽明。

(0)

宫词·其五十七

资善黉堂几席开,小王初学读书来。

师儒专选英豪用,教育当资保傅才。

(0)

新居城二首·其一

戢戢盘蜗满舍东,笑看蛮触两争雄。

便携龙具归田去,更祝豚蹄望岁功。

未怪席门多长者,肯教壑谷问吾公。

超然独到羲皇上,卧占南窗一枕风。

(0)

和刘守林宗喜晴二首·其二

涤地愁霏欲变鱼,毗耶问疾有文殊。

拟将十万回天去,且罄丹衷伏地输。

忽听风声传画角,徐看日影上流苏。

曲穷不用号眢井,呫嗫瘦词笑小儒。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