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这首《金铜歌》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以金铜为题,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金铜之物与权力更迭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首先提到“武皇开疆三万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帝王开拓疆土的宏图伟业,接着“滇池初穿柏梁起”则暗示了帝王工程的浩大与艰难。通过“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两句,诗人赞美了帝王的尊贵与永恒的象征,同时也隐含了权力的虚幻与短暂。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两句,诗人借金刀与当涂(古代地名)的对比,表达了对权力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描述了曹操死后,铜雀台的繁华与权力更迭的残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权力斗争的激烈。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两句,诗人通过玉井、绮栏和金仙的描写,展现了帝王对于奢华生活的追求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背后的空虚与不满足。最后,“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描绘了金仙离开汉朝,怀念汉主的情景,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两句,诗人通过金盘的比喻,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离别与不舍,同时“咸阳树”的意象,暗示了权力中心的衰败与变迁。接下来,“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描述了魏晋交替的历史瞬间,群臣见证了权力的更迭,却不得不适应新的统治者。
最后,“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一句,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那些只顾享乐、不知变通的权贵,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向往,以及对权力游戏背后人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权力斗争、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变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忽思湖上趣,水阔似南州。
地接过从易,人闲取次留。
絮轻递吹卷,蒲嫩匝堤幽。
落果知禽入,行莎觉履柔。
莲为游女曲,藤系野人舟。
晚笋长过筱,春秧绿满畴。
赏心曾卜昼,望岫最宜秋。
款款穿丛蝶,涓涓败堰流。
风埃无入座,笳鼓或惊鸥。
下客林泉性,时能梦寐游。
陇草陈根发,山樱宿雾蒸。
将过周故宅,先下汉诸陵。
柏道春经雨,官沟暗溜冰。
莼羹休定价,羊酪易为胜。
天兵出塞日,西尉去官初。
却衣老莱服,曾无梅福书。
春郊欲回雁,寒水正沉鱼。
任意归舟驶,风烟亦自如。
汉庭遣奠阏氏幕,二月阴山雪未销。
行尽黄沙春不见,哀缠碧眼魄谁招。
已将厚礼施殊俗,更录专辞入本朝。
名马赠归多爱惜,北风嘶处竞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