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
綵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
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
綵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
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感受和留恋。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淡远。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江边的春天适合漫步,每个地方都积累着芬芳的花香。
“綵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这里的“綵舫”和“香车”都是华丽的交通工具,它们在花丛中前行,沿着垂柳的小道,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游玩时的奢华气息。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这两句通过对柳树和花的描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感觉。“绿杨”给人以柔和之感,“红蕊”则点缀出春天的热烈。
“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诗歌末尾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似乎诗人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对远方某人的思念。这里的“如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而“独与风光隔”则是这种情感的写照,既表明了诗人与他人之间的隔阂,也映射出诗人与自然美景之间的亲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玩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物质享乐和精神寄托之间的微妙情感。
巷战无人,剩雕梁一桁,九条罗帕。
再拜皇天,以次纵容齐挂。
贼至仰视而惊,似听得精灵交骂。
但吞声肢箧奔逃,不敢临风呼吒。
廉姬小妹还魂亚,妾为尼、妹婚而寡。
残躯两两等耄耋,鬼伯当时同赦。
再生已证无生,死者无殊生者。
算清明风雨,又到甲申年也。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
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
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
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
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一圆无著。嗟天龙鬼畜,暗中摸索。
想老衲、金钩挂处,伴花雨登台,饭香浮钵。
潦倒东坡,五戒祖、前身衣脱。
认三生故物,探得环时,是我非错。茫茫转轮死活。
只胸旁玉在,温润如昨。
打不破、圈里机关,更儿女牵缠,酒肉耽搁。
项后灵光,险些被、业风吹落。
向当中、一敲两段,省伊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