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身事略相同,三岁连墙左厩中。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
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
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
平生身事略相同,三岁连墙左厩中。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
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
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表达怀念之情的五言律诗。
开篇“平生身事略相同”两句,通过设定两人在年幼时就有相似的生活体验,为后文的情感流露打下基础。紧接着,“三岁连墙左厩中”,则是描绘儿时玩耍于家宅之中的场景,用以表达对童年记忆的珍视。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说明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虽已不再是孩童,但仍旧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这里的“衰鬓”和“邻翁”,都是用来形容年岁增长,但情谊依存的意象。
诗的后半部分“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思念和不舍。这里的“官槐绿”与“楚蓼红”,一绿一红,不仅是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也象征着久远而坚固的情谊。
最后两句,“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友人长时间分离的心情。这里的“沙台”和“秋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而“约”字,则显得既急迫又无奈,强化了诗人的渴望与友人共处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童年记忆、成人情谊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交流,是一篇情真意切之作。
初是烈祖开炎图,华夷一统同车书。
人心爱戴无远迩,亲传圣像绘成都。
成都赤子尊君父,大廷重光奉祠宇。
殿旁一木久已枯,俄发三芽当夏五。
万物荣枯知有时,枯杨况更能生稊。
天胡此野大此瑞,祖宗垂佑从可知。
吁嗟全蜀今非昔,玉垒金城久荆棘。
幸今天道已好还,欲洗腥膻归古益。
矧兹廊庙古栋梁,肃雍显相登明堂。
岷峨万里来献瑞,愿符景运答休祥。
书言颠木有由檗,天其永命复大业。
中兴肇开同一机,万载重芳光史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