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白云端,峰头尚仰看。
非关难得到,却虑不胜寒。
树色连空暗,钟声落涧残。
不教馀兴尽,佳处且回銮。
寺在白云端,峰头尚仰看。
非关难得到,却虑不胜寒。
树色连空暗,钟声落涧残。
不教馀兴尽,佳处且回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寺高耸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寺在白云端,峰头尚仰看”开篇,生动地勾勒出云雾中寺庙若隐若现的神秘氛围,以及人们仰望山巅之寺的虔诚与向往。接下来,“非关难得到,却虑不胜寒”,既表达了攀登高山寺庙的不易,也暗示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韧,即使面临严寒也不退缩。
“树色连空暗,钟声落涧残”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幽深与寂静,以及寺庙钟声在山谷间回荡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最后,“不教馀兴尽,佳处且回銮”,表达了诗人虽已游兴未尽,但仍要返回,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岁日相逢两丙辰,把杯又属丙辰人。
形容老丑乡邻怪,居止疏慵鱼鸟亲。
竹马小儿如昨日,梅花老屋羡长春。
诸孙催写桃符板,病眼孤瞠得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