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欲断云与连,见在天成古寺边。
今日坐参相应处,底须蜡屐破萝烟。
好山欲断云与连,见在天成古寺边。
今日坐参相应处,底须蜡屐破萝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好山欲断云与连”,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峦与云彩交织的景象,仿佛山峰将要与云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见在天成古寺边”一句,点明了画面中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自然之中,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气息。
“今日坐参相应处”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刻的感悟与思考,仿佛他与自然、与古寺之间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种体验是超越言语的,需要亲身经历才能体会。最后,“底须蜡屐破萝烟”一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即使是在行走时踏破了雾气中的青苔,也无妨,因为这正是自然赋予的美妙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閒话,江海馀生。
帘幕风微日正长,庭前一片芰荷香。
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
十年学道,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心生无限欢悦。
放开匝地清风,迷云散尽,露出青霄月。
万里乾坤明似水,一色寒光皎洁。
玉户推开,珠帘高卷,坐对千岩雪。
人牛不见,悟个不生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