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飙动秋思,中夜一长叹。
月回西南隅,澹若霜华乱。
清甘吸露井,起坐待晨盥。
毋为事安眠,急景不可玩。
午阴日以薄,坠叶黄且枯。
绕舍足榆柳,鸣条眼中疏。
芸芸悴方荣,发白不再青。
所以姑射子,骑龙出苍冥。
残炎如老健,虽壮宁复久。
新凉若涓流,已快执热手。
萧然发朝暮,羽扇一刍狗。
移夺定谁尤,论功亦何有。
饥蝉得清风,向夕声更急。
林间鸣络纬,长伴幽蛩泣。
青灯对青编,秋气已复然。
谁谓月有恨,正应人可怜。
凉飙动秋思,中夜一长叹。
月回西南隅,澹若霜华乱。
清甘吸露井,起坐待晨盥。
毋为事安眠,急景不可玩。
午阴日以薄,坠叶黄且枯。
绕舍足榆柳,鸣条眼中疏。
芸芸悴方荣,发白不再青。
所以姑射子,骑龙出苍冥。
残炎如老健,虽壮宁复久。
新凉若涓流,已快执热手。
萧然发朝暮,羽扇一刍狗。
移夺定谁尤,论功亦何有。
饥蝉得清风,向夕声更急。
林间鸣络纬,长伴幽蛩泣。
青灯对青编,秋气已复然。
谁谓月有恨,正应人可怜。
这首诗名为《秋思》,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凉飙动秋思”,秋风拂面,引发了诗人的思绪。接着,“中夜一长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深夜难眠,心中充满感慨的情绪。诗人通过月亮的形象来渲染氛围,“月回西南隅,澹若霜华乱”,月光如霜般散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清凉的夜晚,汲水洗漱的情景,“清甘吸露井,起坐待晨盥”。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他告诫自己不要贪图安逸,要珍惜时间,“毋为事安眠,急景不可玩”。
随后,诗人描绘了午后的景象,“午阴日以薄,坠叶黄且枯”。阳光逐渐减弱,落叶飘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诗人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绕舍足榆柳,鸣条眼中疏”,榆树和柳树的枝条稀疏,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诗人进一步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芸芸悴方荣,发白不再青”。世间万物虽在盛放,但最终都会凋零,人的头发也会变白,无法再恢复青春。这种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引出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所以姑射子,骑龙出苍冥”。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现象,“残炎如老健,虽壮宁复久”。即使夏日的余热依然强烈,但它终将消逝,如同人的青春一样短暂。而“新凉若涓流,已快执热手”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凉爽天气的期待,它能迅速缓解夏日的炎热。
诗人继续描绘夜晚的宁静,“萧然发朝暮,羽扇一刍狗”。夜晚的凉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诗人手持羽扇,仿佛在祭拜一只草狗,象征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最后,诗人提出疑问,“移夺定谁尤,论功亦何有”,无论是自然界的变迁还是人事的更迭,都难以评判其对错,因为它们都是宇宙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