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枝上琼花皓。蓓蕾间成玛瑙。乌玉叶儿偏好。
四件谁能讨。静中认得真家宝。艳彩诚非草草。
唯有个人知道。共得归蓬岛。
琉璃枝上琼花皓。蓓蕾间成玛瑙。乌玉叶儿偏好。
四件谁能讨。静中认得真家宝。艳彩诚非草草。
唯有个人知道。共得归蓬岛。
这首元代王哲的《桃园忆故人》描绘了一幅精致的花卉画面。"琉璃枝上琼花皓",以琉璃比喻琼花的洁白无瑕,犹如美玉般晶莹剔透。"蓓蕾间成玛瑙",进一步强调花朵初绽时如玛瑙般饱满且色彩鲜艳。"乌玉叶儿偏好",则描绘了叶片的深邃乌黑与花朵的对比,增添了层次感。
"四件谁能讨",可能是暗示这四种独特的花色和形态难以寻觅,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欣赏到其美。接下来的"静中认得真家宝",表达了在宁静中才能真正领略到这花的珍贵。"艳彩诚非草草",赞美了花的艳丽并非随意可得,而是精心培育的结果。
"唯有个人知道",透露出一种独享之美,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体会其深意。最后以"共得归蓬岛"作结,寓意这珍稀之花如同仙岛上的奇珍,只有有缘人才能一同欣赏并将其视为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卉的美丽与独特,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閤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