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势建瓴,触石惊涛沸。
入耳转声清,庐峡参差是。
高坡势建瓴,触石惊涛沸。
入耳转声清,庐峡参差是。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与声音,充满了动态与美感。
首句“高坡势建瓴”,以“建瓴”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高坡如同盛满水的瓦盆,即将倾泻而下的气势,预示着瀑布的壮观即将展现。
次句“触石惊涛沸”,描述瀑布在接触岩石时,激起的水花如同沸腾的波涛,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生动展现了瀑布冲击岩石时的激烈场面。
第三句“入耳转声清”,转折笔触,从视觉转向听觉,强调瀑布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时,却显得异常清澈,形成一种对比之美,让人感受到瀑布不仅视觉震撼,其声音也极具魅力。
最后一句“庐峡参差是”,点明瀑布所在的庐峡,参差不齐的景象,暗示瀑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旁,感受其壮丽与宁静并存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成功捕捉了瀑布这一自然奇观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
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
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阃外君弥重,尊前我亦荣。
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玉佩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
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
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
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间岂是两般身。
每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
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
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
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
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
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