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刹寻僧驻盖频,已闻归骑趣城闉。
岩云不散溪泉咽,野色幽声共怨人。
刹刹寻僧驻盖频,已闻归骑趣城闉。
岩云不散溪泉咽,野色幽声共怨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归来时的心境与情感。诗中“刹刹寻僧驻盖频”表明诗人在寻找寺庙的路上,不断地驻足观望,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紧接着,“已闻归骑趣城闉”,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归途的急切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岩云不散溪泉咽”一句,以岩石与流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静谧深远的氛围。而“野色幽声共怨人”,则是诗人将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用以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逃避心理。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
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
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
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
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抵。
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
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陛。
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
居僧三百人,饮食安四体。
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
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