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非不仁,万物自刍狗。
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
田家挽双角,归理缫丝釜。
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
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
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
天地非不仁,万物自刍狗。
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
田家挽双角,归理缫丝釜。
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
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
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土牛》,以土牛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人通过描述土牛被制作得酷似真牛,最终却遭受屠剖的命运,暗示了世间万物在大自然和权力面前的无力与脆弱。田家辛苦制作土牛,象征着农人的辛勤劳作,而土牛死后又成为耕田的工具,体现了生与死的轮回和物尽其用。
诗中“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尽力贡献。然而,“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又揭示了土牛虽碎身但仍无怨无悔,默默承受命运安排的精神。最后,诗人以刘表之牛为例,暗示即使是权臣如刘表,其命运也无法逃脱强者的掌控,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借土牛之喻,寓言人生百态,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