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来此又隆冬,极目斜阳簇乱峰。
松岭设关分界限,淩川入塞识朝宗。
边防将吏兼司税,土著兵民久务农。
一带疏林成列处,当年细柳想军容。
我今来此又隆冬,极目斜阳簇乱峰。
松岭设关分界限,淩川入塞识朝宗。
边防将吏兼司税,土著兵民久务农。
一带疏林成列处,当年细柳想军容。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冬日的壮丽景色与边疆的军事生活。首句“我今来此又隆冬”,点明时间与地点,暗示诗人对边塞环境的熟悉。接着“极目斜阳簇乱峰”一句,通过夕阳与群山的交融,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壮阔的氛围。
“松岭设关分界限,凌川入塞识朝宗”两句,以“松岭”和“凌川”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边防的设置与边界的划分,同时“识朝宗”一词,不仅指出了朝向京城的方向,也暗含着对国家统一与秩序的维护。
“边防将吏兼司税,土著兵民久务农”则揭示了边塞地区军事与民生并重的社会现实,边防将领不仅要负责军事防御,还要兼顾税收管理;土著居民在战时参与军事活动,在和平时期则从事农业生产,体现了边疆社会的多元功能与和谐共存。
最后,“一带疏林成列处,当年细柳想军容”以“疏林”与“细柳”为意象,既描绘了边塞自然景观,又巧妙地联想到古代军队训练时种植细柳以练兵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军事传统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清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怀抱未能深,招摇犹在眼。
荣辱相因依,喜怒亦无限。
任其淩轹情,矜人皤与睅。
何关寂寞羞,毋乃盛雄赧。
称心而思之,不如俱削刬。
掩迹仍塞涂,日向诸缘简。
非以自欣愉,亦求稀竦戁。
老吃畏事言,君子传瑟僩。
三复古人箴,斯理良堪撰。
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
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
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
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
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
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
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
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
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
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
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
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
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
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
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
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
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
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
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
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枕上过彭泽起视则惊涛过颡舟与江下上矣》【明·郭之奇】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https://shici.929r.com/shici/69XduI9PE.html
夜沉敛客绪,息意冥所思。
皓月时流照,江水清且瀰。
参差檐外影,兴言故人居。
故人今燕北,连镳暂相随。
聚首亦何几,各有民社司。
宋子敦其性,辜君迈厥施。
恢恢皆远器,伯仲可同追。
久探此心一,应知不世移。
世情竞纷纠,慎处乃得宜。
刚柔裁之心,进退观于时。
余亦耽虚白,所砥日孜孜。
相望非近小,贡言多切偲。
孤尚如不失,千秋有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