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经自得非多学,诗律伤严近寡恩。
田里歌呼无籍在,朝廷议论有司存。
酒经自得非多学,诗律伤严近寡恩。
田里歌呼无籍在,朝廷议论有司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遣兴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酒与诗为引子,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舆论与官僚体制之间的关系。
首句“酒经自得非多学”,诗人认为饮酒的乐趣并非来源于博学多识,而是源于内心的自在与享受。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知识的积累。
次句“诗律伤严近寡恩”,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规则过于严格、缺乏宽容的态度的批评。诗人认为这种过分的严谨和苛求,可能会抑制创新和情感的自由表达,显得有些无情。
接着,“田里歌呼无籍在”,这一句转而关注民间生活,指出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他们的欢声笑语无需记录在案,因为这些真实、质朴的情感本身就具有价值。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最后,“朝廷议论有司存”,则将视角转向权力中心,指出朝廷的决策和议论往往由特定的官员负责。这既是对当时政治体制的一种客观描述,也暗含着对权力运作方式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酒、诗、民间生活与朝廷议政四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个体自由、社会公正和文化多样性的追求。
铁瓮栽荷,铜彝种菊,胆瓶萱草榴花。
庭户深沈,画图低映窗纱。数枝奇石谽谺。
染宣和、瑞露明霞。于菟长啸,风林未鸣,霜草先斜。
雪丝香里,冰粉光中,兴来进酒,睡起分茶。
轻雷急雨,银篁迸插檐牙。凉入琵琶。
枕帏开、又送蟾华。问生涯。山林朝市,取次人家。
先春一日纪正元,熙号初更气候暄。
万象光随黄道毂,千官班凑紫宸门。
梅迎霁色来窗底,柳挽和风到水根。
但愿时平年事好,升湛有命不须论。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
昼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征途少饮加餐。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