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
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
万钟且唾去,况复问阿堵。
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
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
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
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
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
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
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
毋烦北山移,猿鹤当起舞。
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
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
万钟且唾去,况复问阿堵。
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
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
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
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
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
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
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
毋烦北山移,猿鹤当起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次韵萧饶州见寄(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超脱世俗、不羁的个性。
“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开篇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认为最高境界的人生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回归到远古时期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这里强调了一位隐士,即使只是种植菊花,也比得上世间的富贵和权力。这种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是诗人内心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体现。
“万钟且唾去,况复问阿堵。”作者不屑于谈论世俗中的财富与地位,更无须询问那些世间的琐事。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然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这里提及了一位隐逸之士,他在东陵居住,对于世间的成败已习以为常。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这位隐者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漠然视之的态度。
“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诗中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生活,显示了作者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这里的意象是对道家修炼之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和与自然合一的向往。
“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作者不再留恋过往的荣华富贵,而是抛却那些象征权力和财富的物品,选择了更加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诗人将自己比作了横江中的鲸鱼,表明他已经彻底摆脱了世间的羁绊和束缚,如同那鲸鱼跃出水面,自由自在。
“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诗人自认为是清醒之人,而世人皆沉迷于物欲之中,他的这种超然态度,在历史长河中实为罕见。
“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无奈。
“毋烦北山移,猿鹤当起舞。”诗中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一种期待,即便是在北山之巅,也不愿意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而是希望像猿鹤一样,在自然界中自由翱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表达了对精神自由、超脱物欲以及与大自然合一的深切向往。
春夕坐神皋,天长北雁号。
来思系书足,去羡顺风毛。
瑞鹄天渊暖,啼乌禁树高。
夫君自江海,避弋莫为劳。
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