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罗兮练浮,灵纷葩兮迁绛趺,请阿㜷兮招鲍姑。
桂馔兮猿醴,煮白石兮清水。
故宫兮归来,源源兮不可以期。
飘罗兮练浮,灵纷葩兮迁绛趺,请阿㜷兮招鲍姑。
桂馔兮猿醴,煮白石兮清水。
故宫兮归来,源源兮不可以期。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仙姑的仪式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庄重的氛围。开篇以“飘罗兮练浮,灵纷葩兮迁绛趺”两句,运用了华丽的比喻,将祭品比作轻盈飘逸的罗纱和洁白如练的布料,以及色彩斑斓的花朵,生动地展现了祭祀的盛况。接着,“请阿㜷兮招鲍姑”一句,通过邀请仙人阿㜷和鲍姑,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与超凡脱俗。
随后,“桂馔兮猿醴,煮白石兮清水”两句,描述了祭祀时所用的美食——桂树制成的佳肴和猿猴之酒,以及用清水煮制的白石,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对仙人的尊敬,也暗示了自然与神仙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故宫兮归来,源源兮不可以期”表达了对仙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故宫象征着仙人的居所,而“归来”则意味着仙人的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期待。“源源兮不可以期”,则表达了对仙人再次降临的渴望,但又深知这种可能性的渺茫,充满了深深的遗憾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人形象的赞美,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寄托。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
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
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
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
风云。
今会遇,名邦坐抚,入侍严宸。
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
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沉水烟轻。
华筵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动盪六合间,是谁行春风。
万有本天分,此气何冲融。
一嘘着旧树,向朵班新红。
居然受巧摘,持以当晴穹。
相期到烂漫,一笑成舂容。
政不满金谷,何复言锦宫。
未尝五日雨,人事乃尔穷。
亦思发幽抱,求勿孤天工。
跛履去洛阳,打拐不谓同。
旦莫造化手,倘侠辟可衷。
一池汉水秀可餐,十年借我江南看。
阴山夜半黑风起,此水与我心都寒。
可惜野狐不革面,当来栖凤俱生翰。
湖亭谢荷着句稳,霜月记忆浮杯宽。
端期岁晚同不朽,报答地主老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