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夹谷子括吴山晚眺·其一》
《次韵夹谷子括吴山晚眺·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诗眼书胸碧宙宽,暮天摇落纵遐观。

霜明枫叶红于染,春点梅梢玉不寒。

北望遥迎书雁至,南烹屡餍鲙鱼残。

一规明月悬江海,几许人家夜枕安。

(0)
翻译
诗眼中的书卷如大海般广阔,傍晚时分欣赏着远方的景色。
枫叶在霜露中更显鲜红,比染料还要鲜艳,春天的气息使梅花梢头如玉般温暖。
向北远望,期待着书信雁阵的到来,南方的餐桌上常有鲜美的鱼片剩余。
一轮明月高悬在江海之上,有多少人家在宁静的夜晚安然入眠。
注释
诗眼:比喻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书胸碧宙宽:形容知识的广博如同大海般宽广。
摇落:指秋天落叶。
遐观:远望,欣赏。
霜明枫叶:枫叶经霜后颜色更为鲜明。
红于染:比染料还要红。
春点梅梢:春天的到来使梅梢有了生机。
玉不寒:形容梅花洁白且温暖。
书雁至:期待着书信雁阵的到来。
一规明月:一轮明亮的月亮。
悬江海:高挂在天空。
夜枕安:夜晚安睡的人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秋的山水画卷,意境深远。首句“诗眼书胸碧宙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悟和胸襟的开阔。

接着,“暮天摇落纵遐观”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诗人在黄昏时分,面对着自然界的变迁,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不迫的心态,将目光投向远方,感受着时间的流转。

“霜明枫叶红于染”描写了秋季枫叶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更加鲜红,这种对色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更增添了一份画面感。

而“春点梅梢玉不寒”,则是对春日梅花的预期,虽在秋末之时,但心中已有春天的预感,梅花仍旧保持着它的清冷与坚贞,这里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情怀。

“北望遥迎书雁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书信和大雁传递信息,虽身处远离,但心灵相连的渴望。

“南烹屡餍鲙鱼残”则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描写,烹煮鱼肉,虽然只是家常菜,却也透露出了一份温馨和满足。

最后,“一规明月悬江海,几许人家夜枕安”,诗人借助月亮这一自然之物,映射出一种宁静与安详。月光如水,照耀着江海之间的众多家庭,让他们在这宁静的夜晚中安然入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灵峰

灵峰望缥缈,疑是接层城。

梯绕丹霞入,人攀碧树行。

洞门山日落,石室海云生。

何事吟招隐,空令猿夜惊。

(0)

壬辰秋日高邮待诏即事

惭愧春明别,依然物色新。

风云真遇主,骸骨岂谋身。

市骏黄金尽,筹边赤羽频。

总关游子念,其奈倚闾人。

(0)

赠顾少参

白下今才子,华阳旧隐居。

早辞南省贵,来著北山书。

邑有卢敖井,山藏内史庐。

堂前曳珠履,宁羡食无鱼。

(0)

赦书坪渡渭

渭北津多柳,荒荒野色连。

十家桥外市,双橹峡中船。

冰响潜鱼听,沙明过鸟怜。

蹉跎归色晚,风雪又残年。

(0)

得兄行敏书知在临清将北上

岭外三年别,天涯万里回。

书从今日到,船向几时开。

落日关山远,清秋鸿雁来。

重阳看渐近,同醉菊花杯。

(0)

送许伯基侍御

花骢向青草,二月金陵道。

燕桥故人走相送,提携玉壶为君倒。

早莺刷羽出垂杨,御水流澌绕凤皇。

君去几时青鸟至,赤霄衔上綵云章。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